Top
首页 > 正文

杭州市工业互联网发展态势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3-03-01 16:50 来源:数字经济杂志 作者:栗媛

工业互联网对城市数字化发展至关重要,正在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杭州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城市,工业基础发展比较早且与时俱进。既有丝绸、纺织等传统工业的基因,又有互联网驱动的现代工业基因,而工业互联网的很大一个特点就是用户和企业互动,这也就意味着企业的创新驱动进入到了新阶段,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结合越来越明显。

近年来,杭州市以浙江省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契机,推动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和平台应用,以“未来工厂”建设为牵引,加快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变革。展望未来五年,杭州市工业互联网将步入平台建设水平更高、行业应用程度更深、区域协同范围更广的新阶段。

一、杭州市工业互联网发展情况

(一)从产业发展看,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基本形成

2018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提出“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的建设目标。近年来,杭州市立足其全省70%以上工业互联网服务能力集聚优势,持续深化“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在“1”方面,阿里云supET工业互联网平台连续四年入选国家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截至2022年1月底,平台连接各类工业设备达到400万台,沉淀工业模型数量1400个,新型工业App数量5万余个,落地14个工业园区。在“N”方面,培育了一批多层次、系统性子平台,围绕省市重点产业链,分业、分级、分领域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广,在算力支撑、大数据建模、人工智能等领域提供大量优秀的解决方案

1

‖表1:2019年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清单

来源:工信部官网

(二)从企业培育看,工业互联网优势企业汇聚蓄能

杭州市全面汇集了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数据、安全等领域的优质企业。在网络基础方面,杭州市率先建成全国首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是全国首批5G商用试点城市之一,拥有阿里巴巴、网易、新华三等龙头企业,持续助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推广。在平台服务方面,围绕装备制造业、化纤制造业、物流业等产业领域,杭州市集聚了迈迪信息技术、浙江恒逸石化、传化智联等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提供IaaS、PaaS和SaaS等多种模式服务。在数据支撑方面,汇聚了阿里云、CityDo集团、绿湾网络科技等企业,不断探索大数据创新与实践。在安全保障方面,浙江中控、安恒信息、木链物联网等企业,为工业互联网提供高质量的安全保障。

(三)从融合应用看,“平台+技术”创新发展持续深化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为杭州市领先制造企业和信息技术企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一是在“平台+5G”方面,杭州汽轮联合浙江移动开展5G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利用5G三维光学扫描系统提升检测效率和制造工艺水平。二是在“平台+大数据”方面,杭萧钢构通过钢结构大数据操作系统,打造“未来工厂”协同制造平台,助力实现域内钢结构分布式共享化制造。三是在“平台+人工智能”方面,哲达科技助力某集团公司建设的“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节能安康一体化解决方案”成功入选2022年杭州市第一批重点建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为杭州AI+制造打造新标杆。

(四)从载体建设上看,产业园区引领企业集聚

围绕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主线,以提升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服务水平、数字产业化应用技术创新能力为引领,杭州市先后建成了一批工业互联网特色产业园区。2019年8月,中国(杭州)工业互联网小镇的落成正式成为了杭州市集聚工业互联网产业资源的开端。同年,萧山区瞄准工业互联网高地,启动建设中国(杭州)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围绕网络、平台、数据、安全等四大方面,不断集聚全球工业互联网领军企业、创新创业企业和专业人才。2020年12月,长三角(杭州)制造业数字化能力中心落户萧山区,为杭州市精准引进国内外优质数字化转型服务机构和企业增添新动能。

二、杭州市工业互联网发展特点

(一)企业间融合融通新格局初显

杭州市依托本地互联网企业的信息化改造能力,以及在电商销售平台、供应链平台、物流平台等多方面优势,形成以龙头企业搭建基础平台为核心,集结一批行业引领性强、地方特色鲜明、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共同打造跨行业、跨领域的制造业协同发展生态体系。面向不同行业,坚持分业施策,推动制造业中小企业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对接,加快数字化改造,为中小企业节约成本、提升效率提供有效路径,形成大企业带动小企业共同发展的融通生态。

(二)制造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伴随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杭州市不断推动制造模式和应用场景设计创新,在优质制造资源组织和大规模、多元化制造能力构建上持续积蓄动能。在智能化制造方向,线上零售交易平台巨头阿里为重构传统生产模式,实现“应需而造”,探索打造犀牛智造。依托淘宝天猫的购物大数据,为品牌商提供精准销售预测,通过柔性制造系统,实现小批量定制、短时间交付。在个性化定制方向,网易严选创新打造“严选模式”,建立消费大数据体系,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以原创设计赋能产品开发,实现“制造直连用户”。在现代化供应链方向,传统化工企业起家的传化集团,近年来业务逐步拓展到以物流供应链为核心的生产性服务业,依托“传化网”打造智能物流平台,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形成独特之路。

(三)纵横联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杭州市在内部板块上,大体呈现出以余杭区、萧山区为核心,多区协同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格局。余杭区依托创新平台的引领带动作用,重点发展智能制造,着力打造全国数字化转型标杆地。萧山区发挥特色园区的产业吸附器作用,全力打造辐射长三角的“产业数字化第一区”。滨江、西湖等区着力打造差异化特色小镇、众创空间,为杭州市工业互联网产业提供全方位支撑。在城市圈协作上,杭州市与宁波市协力推进“双城”联动,分别以打造“国际工业互联网之都”和“全球工业互联网研发应用基地”为目标,共建环杭州湾工业互联网产业带。

三、杭州市工业互联网发展展望

(一)发展动力:从政策驱动向供需两侧协同发力转变

在市场需求愈加差异化、多元化发展与疫情蔓延交织的态势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将更加务实,方向性也会更明确,精准对接客户需求、快速响应需求变化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主动寻求数字化手段应对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挑战。随着“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应用的日趋成熟,部分平台将以疫情形成的需求为牵引,不断地更新迭代产品功能和性能。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与良好的技术条件叠加,势必将推动更多的杭州市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推广,构建更多区域、行业、企业子平台,加速杭州市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步伐。

(二)发展方向:在垂直领域的特色行业走深向实

重度垂直是工业互联网相关技术的共同特点,各细分行业对工业互联网都有不同的需求。杭州市将进一步发挥丝绸、纺织等传统工业基础优势和消费互联网发展经验,依托“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加速推进产业资源向工业互联网领域聚拢。杭州市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将瞄准行业真正的痛点问题,深耕细分领域,推动杭州市工业互联网迈进行业纵深的融合创新新阶段。未来将涌现出更多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业态新模式,输出一批面向特定场景的优质解决方案,助力行业企业创新发展。

(三)发展模式:从单点建设向长三角一体化转变

2021年7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公布,提出推动长三角打造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高地的任务。2021年8月,浙江省经信厅印发《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信息化专题组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及重点工作清单,提出要提升发展5G网络及互联网基础设施,协调推进国家(杭州)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和试点应用。加强上海杭州等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无锡国家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建立面向长三角的区域性能力支撑平台体系。杭州市作为长三角地区南翼的核心城市,在未来五年,将与上海、南京、合肥等其他长三角地区城市一同聚焦行业痛点问题,开展技术攻关,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合力建设各类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的公共服务平台,形成省域间协同联动效应,带动长三角产业集聚和重点行业高质量发展。

四、杭州市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一)夯实技术基础,提升产业支撑力

加快建设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网络基础设施,推进5G和IPv6规模试验和应用。加速布局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深化标识在设计、生产、服务等各个环节应用。深入实施工业技术软件化行动,鼓励开发一批面向特定场景的工业App,加快打造工业算法库、知识库、模型库的“云市场”。引培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安全企业,打造一批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

(二)构建平台体系,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现代纺织等重点行业,培育一批行业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行业数据流通和开发利用。支持小微企业园、特色小镇、产业集聚区等建设区域级平台,推动产业园区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试点示范”,以工业互联网平台助推重点数字产业集聚、资源整合共享、产业链分工协作、企业协同创新等。支持建设一批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本土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向行业级、“双跨”方向提档升级,打造多层次、系统化的平台供给体系。

(三)加快应用赋能,推动制造业数字变革

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推广,推动重点行业上下游企业“上云用数”。

依托杭州市现有龙头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能力,培育产业大脑建设应用试点,加快形成“一行业一大脑”的发展格局。

推动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升级,实施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等智能化技术改造,打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持续开展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共享化制造、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化延伸等场景应用,推动生产方式、组织模式和商业范式加快变革。

(四)完善生态体系,打通创新链金融链人才链

鼓励龙头工业互联网企业和科研院所围绕工业互联网核心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推动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深入实施“鲲鹏行动”“启明计划”等人才工程,引育高精尖缺科技领军人才。开展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等培育行动,积极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培育工业互联网领域复合型人才。构建创新链、金融链、人才链融合贯通的发展生态体系,全面激发产业创新活力。(文︱栗媛 赛迪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产业数字化研究部副主任)

合作站点
stat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