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观点】用人工智能提升数字经济适老化水平的几点建议

发布时间:2022-09-23 14:01 来源:赛迪智库 作者:程明睿 高宏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也为老年人融入数字化社会造成了阻碍。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要扩大适老化智能终端产品供给、推进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人工智能作为数字经济的七大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未来有望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本文分析了数字经济时代和老龄化社会的矛盾、人工智能参与数字经济适老化进程所面临的阻碍,提出了人工服务+智能化改造过渡、采用以老年人为中心的设计流程、完善政策措施和相关标准等三点建议,以期加快人工智能适老化发展,提升数字经济适老化水平。

数字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我国日益增长的老年人数字化需求产生矛盾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快速提升。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是我国未来经济模式的主要发展方向。《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年)》显示,2021年全球47个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加速,总增加值规模高达38.09亿美元,占GDP比重为45%;我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达7.1万亿美元,较上一年度增长17.8%,仅次于美国的15.3万亿美元,且与美国的差距逐渐缩小。数字经济包括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它们提供了数字终端和智能产品、升级了经济运行模式、改变了人们通行和生活方式,也增添了隐私和数据安全风险、提升了人们的学习成本。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提升了社会运转效率的同时,也在数字素养较低的老年群体与正常社会活动之间制造了一条数字鸿沟。

图1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万亿元)

1

数据来源:国家网信办,赛迪智库安全所整理。

我国老年人网络需求快速增长。在老年人网民分布情况上,随着我国社会逐渐步入老龄化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老年非网民数量变化呈现出两种互相对立的趋势:一是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占比逐年提升,基数增长为老年非网民数量提供了增长趋势;二是网民占比的不断提高和适老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遏制了老年非网民数量的增长趋势。在老年网民使用互联网设备情况上,手机应用率达99.5%,远超第二名电视的17.9%,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则居于末尾,分别为7.1%和5.9%。在软件使用上,老年网民最常用的是即时通信类应用,占比达90.6%;互联网政务服务和网络支付则分别占80.8%和70.6%。

图2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网民分布情况(万人)

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网信办,赛迪智库安全所整理。

人工智能有望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对于希望加入数字化生活的老年人,人工智能有望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老年人面对的数字鸿沟可分为接入沟、使用沟和知识沟,接入沟指的是难以获取手机、电脑等网络终端,在这一层面,经济援助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用最大;使用沟指的是因学习能力降低、身体机能减退或残疾,使得老年人难以使用网络终端,在这一层面,充分训练的人工智能能够采用声、光、文字等多种渠道,协助老年人从网络终端获取信息;知识沟则聚焦信息的收集归纳和辨别能力,较弱的信息分辨能力使得老年人成为了电信诈骗的主要受害群体之一,在这一层面,人工智能结合大数据,能够快速筛选高风险通讯,有效降低老年人受害几率。据统计,截至2021年末,我国仅有69.7%的老年网民能够独立完成出示健康码/行程卡的活动,能够完成网购、网上搜寻信息、叫车、订票、挂号等网络活动的老年网民占比更低。以出示健康码这一活动为例,非网民老年人面临接入沟,因不常接触设备而无法出示健康码;部分老年人面临使用沟,因目视困难等健康问题,或手机显示字体较小等软件适老性较差问题,而难以使用健康码程序;部分老年人面临知识沟,因身体机能减退、以往数字知识积累有限等原因,难以理解手机提示,最终无法出示健康码。据统计,在面对不会使用的智能设备或APP时,55.7%的老年网民选择“请家人或朋友帮助使用”,21.1%和20.0%的老年网民分别选择放弃使用和自学。通过拟人化的高效服务提升老年人的信任感,人工智能有望发挥“家人和朋友”的作用,从而弥补老年人与数字社会间的数字鸿沟。

人工智能在提升数字经济适老化水平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跨越“接入沟”——适当的接受程度是人工智能实现安全、广泛应用的前提。人工智能是通过“代替人”乃至“超越人”的方式,协助老年人跨越数字经济带来的数字鸿沟的,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对人工智能的信任和怀疑,都是促使后者充分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其一,用户的信任是人工智能跨越“接入沟”、发挥自身能力的基础。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信赖程度并非天生,公众对人工智能的态度因国家、年龄、性别和教育等几个变量而异:相对来讲,亚太国家的人们比欧美更能接受人工智能,其在美国、新加坡、日本的接受度分别为44%、72%和65%;在除马来西亚外的大多数国家,年轻人群、男性人群、对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了解更多的人群,对人工智能的看法更加积极。我国老年非网民占比高达56%,对相关技术有所了解的老年人更少,如何提升老年人的接受程度、使更多老年人享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生活便利,将是人工智能在助老领域推广所需面临首要课题。其二,在人工智能广泛应用后,适当的怀疑将是人工智能安全应用的前提。适老化水平较高的人工智能应当是基于大数据设计的,具有经验丰富、24小时随叫随到、永远充满耐心等优点,长期使用可能会使老年用户产生依赖感,高估人工智能的能力而产生潜在风险,这对依赖人工智能的独居老人尤其危险。此类问题造成的具体风险尚难评估,但在人工智能的宣传使用中可以未雨绸缪。

填补“使用沟”——依据老年人的特点和生活习惯进行设计,是人工智能适用、好用的基础。老年人群体的健康程度、教育水平、接受能力差别较大,人工智能乃至其他适老化技术,均应采取以老年人为中心的设计模式,在尽量不干扰老年人原本生活习惯的基础上,增加相关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以日本为例,面对部分生活在边远地区的老年人不会也不愿使用智能手机及其他智能设备,而更愿意采用老式的邮箱、录像机等设备的情形,一些企业对上述设备进行了智能化改造:邮箱变为了与家人智能手机相绑定的、具有打印功能的智能邮箱,晚辈分享的新闻能够经过自动排版,以报纸的形式打印出来供长辈观看;录像机经过了改造,能够识别二维码,老人只需将二维码贴在录影带上,插进录像机就能看到家人在云端分享的电影。人工智能也应如此,需要依据老年人的生活习惯进行设计,从而为不同地域、不同方言、不同经济条件和不同健康状态的老年人,尤其是老年非网民服务。

弥补“知识沟”——设立规范以尊重老年人的隐私、防范“老年歧视”,是人工智能长期稳定应用的保障。一方面,保护老年人隐私是防范电信诈骗等网络犯罪的前提,也是人工智能服务老年人的基本要求。由于非网民占比较高,老年人群体并不是受到电信诈骗最多的人群,但受骗的后果普遍更加严重,往往会较其他群体受到更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打击,因此需要制定系列标准,以规范设计服务老年人的人工智能。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可能会对老年人产生“老年歧视”:先入为主的认为老年人普遍拥有较弱的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和理解能力,刻板的认为老年人脆弱且依赖他人、不愿意学习且缺乏学习能力,从而采取面对幼儿的态度和方式面对老年人,这种缺乏尊重、一视同仁的态度很容易使老年用户产生反感情绪,不但促使老年人抗拒使用人工智能,还降低了人工智能对老年用户需求的理解能力,从而加深了知识鸿沟。

数字经济大趋势下,提升我国人工智能适老化水平的几点建议

人工服务+智能化改造过渡,助力老年人跨出智能生活第一步。在人工智能还未得到广泛应用的今天,多措并举降低老年非网民占比,是协助老年人跨越“接入沟”的第一步。一是要进一步提升互联网配套服务助老化水平,降低老年用户手机资费,针对常用的健康码、网上购物等推出免费人工服务通道,结合老人机、老年APP等,形成适老化一条龙服务,在为人工智能提供训练数据的同时,开拓适老化市场体系;二是要进一步推广生活设施智能化、适老化改造,借助数字经济发展浪潮,开展公共生活环境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率先提升一部分老年人对人工智能的认可度,为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提供社会基础。

采用以老年人为中心的设计流程,提升人工智能对老年人不同需求的适应性。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抓好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实施工作的通知》(工信厅信管函〔2021〕67号)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生活地区老年人生活习惯、方言征、经济能力和健康需求,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人工智能。在人工智能的概念构想到开发实践的全设计周期流程,均应包含老年用户及家人、护理人员等相关人员的反馈结果,为此可以发挥各地老年协会乃至居委会的作用,形成企业和基层组织互助的良性循环:企业协助基层组织丰富老年人日常活动,基层则协助企业了解老年人的智能生活需求,在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安全的基础上,为企业设计以老年人为中心的人工智能提供属性清晰的数据集,从而为人工智能的训练提供数据基础。

完善政策措施和相关标准,防止人工智能的老年歧视,满足老年人的隐私和安全需求。第一,在数字经济快速的发展态势和老龄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前提下,进一步广泛开展人工智能适老化服务实践,总结、归纳、反思对老年人产生的刻板印象十分必要。应建立针对老年人设计人工智能的评估标准,以防范老年歧视情况发生。第二,应进一步规范人工智能的数据收集权限,应充分尊重老年人的隐私权和选择权,公开人工智能收集数据的目的和范畴,并严格将产生数据的获取权限限定在受信任的家庭成员、医护人员等能够协助老年人的少数人员中。第三,人工智能在服务老年人时,不宜向老年人推销产品、推送广告,应当借助大数据算法协助老年人防范金融诈骗等风险。

合作站点
stat
Baidu
map